人口聚集是城市發展的本質。隨著我國城鎮化加速,中心城市人口規模也在不斷壯大,而一個城市的大小以及輻射力,主要是跟中心市區的人口、經濟規模有關。住建部每年出版的《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是對各大城市城區人口的最為詳細的統計。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住建部公布的《2015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結合公開資料,統計梳理發現,至2015年,已有36個城市的中心城區人口超過了200萬大關,有85個城市超過了100萬大關。
36城人口超200萬
統計顯示,目前共有36個城市的城區人口超過200萬。這些城市中,除了臨沂和洛陽外,其他城市均為一二線城市,對周圍有較大的輻射力。可見中心城區人口達200萬是二線城市的重要門檻。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原主任牛鳳瑞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城市發展的本質是人口的集聚,集聚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會產生外溢。人口集聚的規模大小,往往決定了城市的對外輻射能力,以及基于人口規模基礎上的其他產業的發展。
從省份分布來看,這36個城市,除了四大直轄市外,廣東、江蘇、山東各有3個,浙江、福建、遼寧、河南各有2個;湖北、湖南等15個省份各有1個,均為省會。這也是我國目前主要一二線城市的分布格局。
從總體上來看,非省會城市中,人口超過200萬大關的城市,主要來自沿海,其中大連、青島、寧波、廈門和深圳這五個屬于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蘇州、無錫、東莞則是典型的外向型城市,臨沂是山東總人口最多的地級市,整個臨沂地區達到了1100多萬人,因此城區人口超過200萬也在情理之中。來自中西部非省會城市只有洛陽,這座著名古都是人口大省河南的第二大城市。
在最前列,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中心城區人口都超過了1000萬大關,這4個城市屬于超大城市。在這之后是天津和重慶,城區人口都超過了850萬,未來,這兩個城市也最有希望進入到超大城市行列。中部的武漢位列第7,城區人口達到了675萬。南京的城區人口也超過了600萬大關。成都、杭州、鄭州和沈陽的城區人口則超過了500萬。
也就是說,目前共有12個城市的中心城區人口超過了500萬大關。這12個城市中,除了深圳、杭州和鄭州外,其余9個城市均屬傳統的十大城市行列。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傳統計劃經濟時代的各個大區中心,如西北、華中、東北等中心城市,行政等級較高。目前我國的主要資源如財政、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的配置仍與行政等級密切相關,行政等級越高的城市資源配置越多,因此這些大區中心形成的集聚效應也更大。
百萬人口城市江蘇廣東最多
城市人口超百萬是一個重要的標志。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共有85個城市的城區人口超過了百萬大關。其中,除了前述的36個城區人口超過200萬的城市,共有49個城市的人口介于100萬到200萬之間,這些城市除了佛山和溫州,其他城市基本屬于三線城市。
分省份來看,城區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中,江蘇最多,共有10個;廣東有8個;山東則有7個城市入圍;浙江、河北、四川這三大省份各有5個城市人口超過百萬,遼寧與人口大省河南各有4個城市超過百萬大關。
分區域看,85個城市中,東北地區共有9個城市,中西部地區共有34個,東部地區共有42個。可見,隨著經濟的發展,東部地區的大城市遠遠多于中西部。
尤其是,與東部沿海地區很多普通地級市經濟快速發展、城區人口規模不斷擴大相比,中西部地區的非省會城市發展相對緩慢,中心城區人口規模普遍較小。
這其中,云貴、廣西、河南等都是目前城鎮化率較低的地區。不過,較低的城鎮化率水平,也意味著未來中西部的城市發展空間會更大。尤其是,隨著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加快,就近就業和就近城鎮化的比例越來越高。
在相對比較高的城鎮化率之下,未來東部沿海地區的城鎮化特點將體現在三四線城市向一二線城市轉移,百萬人口城市數量倒未必會明顯增加。
咨詢熱線:(86)-512-67621005
傳真:(86)-512-67621005
郵箱:bmjs-sz@hotmail.com
地址:蘇州市高新區嘉陵江路198號太湖云谷2號樓635室
Copyright ? 蘇州百明建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蘇ICP備17021946號-1 技術支持:佳佳通網絡